CCTV.com消息(新聞聯播):新春伊始,各地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,增加糧食面積,提高春耕質量,糧食生產呈現良好開局。
農業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全國冬小麥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1000多萬畝,突破3億畝,扭轉了連續5年下滑的局面。
據農情調查,小麥冬前一、二類苗比例達到80%,比上年增加15。8個百分點。目前黃淮麥區針對出現的小麥旺長和凍害,正在采取有力措施,加強春季麥田管理。無論是春管還是春耕,農業科技成為今年糧食生產的新亮點。
今年安徽省淮南市在春耕備耕中第一次投入使用了測土儀,這臺儀器能對土壤中的氮、磷、鉀等養分含量進行檢測,可以根據檢測結果來指導農民進行科學配方施肥。
安徽省淮南市農委總農藝師 高振理:這個符號表示是鉀,化驗的這個數字是65,表示土壤的鉀肥含量是65,偏低。
今年淮南市將在30萬畝春播糧食作物中推行配方施肥技術,僅此一項就可使農民增收2400多萬元。糧食大省山東今年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,在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之一的滕州市,今年政府拿出340萬對農民進行良種補貼。
山東省滕州市農業局局長 馮宜臻:這個投入可使我們的良種覆蓋率提高到98%以上,每畝(地)農民可以增加糧食150斤。
山東今年良種補貼資金增加到1000萬元,全省投入三農的資金突破300億元,比上年增長25%以上。